近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了第26届贵州人大新闻奖评选结果。本届有效参评作品共计270件,经过评委会成员审评,共评选出组织奖5件,一等奖15件,二等奖25件,三等奖35件。
在此届人大新闻奖评选中,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参评作品有1件荣获一等奖,1件荣获三等奖。
——获奖作品——
一等奖
作品名称:《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
作者姓名:刘燕 张勤月 陈思思 佘义婷
刊播媒体: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新闻联播》
选送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广播 )
贵州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需要凝聚各方共识,汇聚磅礴力量。人大代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参与全省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力量。为此,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派出多路记者,对全省各级人大代表扎根基层、积极作为发出的好声音、书写的好故事进行采访,以文字消息、录音报道、记者手记等方式呈现,所采故事以小见大,代表覆盖面广,关注时间长,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展现各级人大代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责,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的积极作用。
十组《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报道,以每月一期、连续十个月的频次,在《贵州新闻联播》栏目以及微博、动静App等新媒体平台推出。真实再现了各级人大代表扎根基层,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的场景,挖掘了代表好故事、传递了人大好声音、弘扬了正能量。
点击欣赏作品:
三等奖
作品名称:《用新技术,铲除乌江流域的“定时炸弹”》
作者姓名:佘义婷
刊播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选送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电台)
乌江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是贵州重要的生态屏障。时隔两年,记者跟随贵州环保行活动组再出发,一周时间,行驶1000多公里,深入到3个市州、9个县区、20多个点位,了解并记录下乌江中游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我省乌江流域有11座磷矿渣堆场,堆存量达到了9000多万吨,对于乌江水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记者以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交椅山渣场查看磷石膏堆存情况为重要采访点,所采故事以小见大,不仅展现出贵州对乌江流域的开发和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还呈现了贵州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创新型做法。
点击欣赏作品:
— 热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