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看贵州丨 咏物·咏怀——廖江华郑超文双个展在省美术馆开展

贵州美术馆

1696117020

展看贵州,最好看的展览我们帮你搜集好了!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咏物·咏怀”——廖江华郑超文双个展

展览时间:

2023年9月28日——10月6日 

展览开幕:

9月28日 上午10:00 

展览地点:

贵州美术馆8号展厅(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168号)

主办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

展馆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休馆(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

前言

郑超文是一位具有中国优良传统美德的女性,孝顺乖巧,聪敏贤惠,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著名画家龙力游先生的研究生,同时任教于贵州师范学院,从事油画教学。从其专业性质来看,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践行西方美学的油画家,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浸润下,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教育熏陶中,她在绘画美学追求上除了吸收偏重哲学认识论、侧重“美”、“真”统一的西方美学,同时也兼蓄了表达“美”“善”统一,偏于伦理学的中国传统美学。

观其绘画,首先感受到的是女性的细腻与情感的温润,这种柔性的选材是美与善的结合。画中笔触的运用是专业画家直观性和经验性绘画的呈现,构图以中国绘画形式的圆形与条屏框为主。但就其色彩运用、肌理表达、材料掌控又体现出西方油画材料与绘画手法的特殊魅力,从此种角度出发,中国油画院的专业训练与龙先生的油画技巧的传授,使得她在绘画上建立了很高的油画专业水准,作品具有西方美学的系统性、分析性的理论形态。她将中国画折枝画法、散点透视等自由性的取材观察方法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结合得十分巧妙,画面成功的交融了东西方美学,处理得让观众看到的是美,而没有过多的关注东西方的区别,从这点上来说这又是一种成功。

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国画家、中国油画家艺术生命的动力。中国艺术家在作品中能呈现出宇宙的本体之道与生命本体之气,这才是作品的至高境界。郑超文能在绘画中天然或必然的将其生命之气交融于天地之道,所以其油画花卉之“象”有“道”、有“气”。她很好的把握了花卉物像的形式美,而且以其天性禀赋与扎实的学养成功的把握了花卉的本体和生命。这也就是郑超文的画为何气韵生动的原因。

在这些油画花卉中,郑超文在参悟天地之道,而后以其独特的生命之气去表现花之“象”,进而达到对道的玄鉴。这种基于西方美学与精湛油画技艺的手法基础,以中国古典美学为学养背景,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观照花花草草的生命本体,这种虚静的审美心胸与审美观照是何等境界啊!

廖江华


今天我从事绘画艺术,是儿时的喜好,也是儿时的梦想,很庆幸能如愿以偿,并成为我的事业,我很认真的对待绘画,享受绘画艺术带来的快乐,以绘画这种独特的修辞性手法呈现我的生命状态,展现来自我的审美感知、态度与观点。世界不管怎么变化,我还是会以我的立场去用心领会世界,领会身边的人或物,领会自己的内心,在感动的时候下笔,把领会之物或体悟转化为视觉形象,再转化为绘画语言,再把我情感、思想、观点、态度等附带在画面之中。这种隐喻性的表达,是对绘画行为最好的回应,也是在绘画中唤醒自己,重塑自己,以画笔发掘世间万物的美感、意义、智慧等方面,最终达到一种自我追求的至高审美境界。我很珍惜自己不同时间段留下来的绘画感受,因为那是生活的馈赠,更是艺术的恩赐。今天给大家呈现的这批作品多为咏物言志之作,或清幽、或婉丽、或缠绵、或旷达,或写满园之春风,这都是我的“因寄所托”物我交融的咏物审美意象,以这些审美意象达到抒发心中逸气的目的,咏物亦咏怀。

郑超文


部分作品赏析

廖江华 郑超文《大山的节日》

廖江华 《课堂写生示范》

廖江华 《柿花树》

廖江华 《岳母的灶台》

廖江华 《香灯照夜深》

廖江华 《摩西石膏像》

郑超文  《肇兴侗寨风雨桥》

郑超文  《腊月》

郑超文  《石门坎的微笑》

郑超文  《生命之痕》

郑超文  《繁花似锦》

0人赞
分享

— 热门评论 —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