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百里杜鹃仁和乡:党建引领促发展 大棚经济助增收

百里杜鹃融媒体中心

1658638260

“再过半个月,我们的百香果就可以采摘、销售了。”

“今年我们朝阳村49个大棚种植的百香果育苗大概成活24000株,预计产果19.6万斤左右,并且我们已经和多个厂家签订了订单销售合同,按照目前的长势,按批发价3元/斤计算,预计这一季可卖58万元以上,今年百香果种植在我们村是第一次试种。下一步,我准备亲自学懂弄通百香果种植技术,明年用自家的3亩土进行试种,等村民看到成效后都会跟着学,以点带面,让全村的老百姓的‘腰包’真正的鼓起来。”朝阳村党支部书记李金鱼信心满满地说。

百香果

走进仁和乡朝阳村百香果种植基地,一排排大棚矗立着,棚内一排排整齐的支架上爬满了绿油油的藤蔓,处处枝繁叶茂,还不停地往上攀爬,一个个诱人的百香果挂在支架上,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自大棚试种百香果以来,我专门负责大棚的除草、支架、剪枝等管理,按照10元/小时计工,务工以来,已经领到了3000多元的工资,在照顾家里的同时,又把钱赚了,一举几得。如果今年合作社试种百香果成功了,明年我也把我的几亩土搞来栽起。”在大棚内,农户李学林正在挥着锄头除草。

脱贫户李乃俊说:“我主要负责的是百香果的浇灌,查看是否有积水或者干旱,如果地里积水就想办法排水,如果土地缺水就及时灌溉,他们给我算150元/天,在这里干活以来,已经得了2000多元的工资,确实在家门口就能务工。”

李学林正在大棚内除草

据悉,仁和乡大棚共计371个,其中响水村120个,桃园村202个,朝阳村49个。2021年以前,大棚全部处于闲置状态。2021年起,朝阳村从四川引进企业,种植羊肚菌,逐渐盘活大棚和周边低产地。2022年以来,朝阳村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契机,成功引进贵州鹏成生态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返乡成功人士李成光、李克帅,种植百香果26000株,成功让大棚“繁忙”起来。而响水村和桃园村也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契机,成功引进了黔西市富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大棚种植圣女果约200亩,目前,圣女果也在采摘、装箱、发卖中。

桃园村大棚

“下一步,仁和乡党委、政府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抓紧产业发展‘牛鼻子’,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契机,围绕‘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将继续利用好现有大棚资源,成立一支产销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不仅仅只让农户入股土地和劳务,而是要吸纳更多脱贫户和村民加入到百香果、圣女果的种植中来,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村富民的发展之路。”仁和乡党委书记罗梦如是说。

监制:李 华

审核:万 静

编辑:李光辉

通讯员:陈 涵

0人赞
分享

— 热门评论 —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