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手术麻醉科、胸心外科协助下,通过消化内镜成功切除紧贴心脏的“蹦迪瘤”。这也是黔南州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下,成功开展的黔南首例消化内镜下食管固有肌层肿物全层切除术(EFTR)。
今年2月
50岁的曾先生因吞咽困难
在当地县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
食管中段距门齿29cm处
有一大小2.0cm×1.5cm的肿物
他便来到黔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经消化内科电子胃镜复查
发现其黏膜下肿物
已使患者部分食管管腔狭窄
为明确患者食管内肿物的起源位置
以确定手术方式尽快手术
消化内科又进一步为患者做了
超声内镜(EUS)检查
检查发现肿物起源于固有肌层
与左心房紧密相连
且随心跳的节律不停抖动
如术中稍有不慎
很可能会损伤患者的左心房
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这给手术医生和配合护士
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消化内科经过多次术前讨论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
联合手术麻醉科、胸心外科
于3月9日为患者实施了
消化内镜下食管固有肌层肿物全层切除术
手术团队默契配合、精准控镜
历时190分钟
顺利切除肿瘤
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知识拓展
消化内镜下食管固有肌层肿物全层切除术(EFTR)是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及内镜下黏膜挖除术(ES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四级内镜下微创手术,手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
但该手术不仅可以完整切除肿瘤,还可以获得完整的病理标本,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等优点,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肿瘤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达到外科手术的效果,免除了器官的切除和开胸/腹手术的痛苦。
近年来黔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不断开展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在各类微创精准诊疗技术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让众多消化疾病患者不出黔就得到了很好的救治,解除了患者病痛,减轻了经济负担。
先后开展的内镜下超微创手术如下: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内镜下黏膜挖除术(ESE)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
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
隧道内镜技术(STER)
内镜下超声内镜穿刺术
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及硬化剂注射术等
通讯员:尹招林
— 热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