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西迁湄潭8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办

1607698560

为保护浙大西迁遗产,弘扬求是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今日下午,纪念浙江大学西迁湄潭8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湄潭大酒店举行。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班程农、贵州省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会会长孙保华、浙大西迁二代、浙大教授陈天来等省、市、县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座谈会。竺安先生、谭德睿先生等数十位西迁二代也发来贺信贺电,预祝座谈会圆满成功。

会上,班程农发表了重要讲话。班程农指出,浙大西迁是当时岁月中艰难的过程,光辉的过程,传奇的过程。浙大给遵义人民、湄潭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科技之光,文化之光,文明之光。湄潭也给了浙大爱才惜才之情,重教兴教之情,血浓于水之情,携手并进之情。班程农强调,对浙大西迁历史文化,要加大保护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加大协调交流力度。浙大和贵州要携手并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走向未来。

湄潭县政协原副主席周开迅发表了主题为《铸造灵魂级的名片——关于规划建设湄潭三大科学家群体博物馆聚落的价值分析及总体构想》的学术演讲。周开迅指出,当时西迁湄潭的国立浙江大学、气象研究所武汉头等测候所,落户湄潭并开启中国现代茶叶科技之先河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形成了三大科学家群体,开一代学术之风气,创造了中国现代科教史和茶叶史上伟大的新篇章,使湄潭成为“科学教育圣地,求是创新摇篮”“中华民族茶文化的伟大的精神气场”,这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级文化遗产。周开迅还提出了创建浙大西迁科学家博物馆群、气象科学家博物馆群、茶叶科学家博物馆群,逐步形成湄潭三大科学家群体博物馆聚落的构想。湄潭县长期从事浙大西迁文化研究的学者岳龙、阴利君、田茂瑜、刘小华、周小霞等也在活动中发表了学术演讲,就进一步挖掘、保护、研究和利用浙大西迁文化遗产,规划建设浙大西迁科学家群体博物馆聚落建言献策。

八十年前,一大批国内高校陆续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一批科学家、教育家和莘莘学子肩负重任,毅然走上了“文军长征”之路,在偏远的遵义湄潭山区,勤奋刻苦,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西迁时期,浙江大学集聚了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等一批在国内外颇具盛名的科学巨人;培养出叶笃正、谷超豪和程开甲等著名青年才俊。

“求是”二字为浙江大学校训,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中,“求是”精神充分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献身科学,服务民众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此次座谈会以“保护浙大西迁遗产,弘扬求是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议题,不仅是对浙大西迁中艰苦奋斗的先辈们的致敬,也是新时代对“求是”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0人赞
分享

— 热门评论 —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取消